close
重要入門作品介紹:  

自己的創作,自己的詮釋比較好?
天龍地虎PK,熱鬧門道練耳力!

能同時具有作曲及演奏兩種身分的音樂家並不多見,拉赫曼尼諾夫一生創作共45首,但其中有39首是在俄國完成。換言之,他在離開家鄉的25年,重心轉朝演奏發展。而非常幸運的是,他定居美國時,錄音技術大幅進步,所以他可以為自己的創作留下完整的錄音。以下的鋼琴作品聲音檔(1)就是他自彈版本,聲音檔(2)則是「假手他人」的版本,您可以比較一下,可否聽出差異。

「假手他人」的「對照組」是人稱「鋼琴小巨人」的吉利爾斯(Emil Gilels, 1916-1985),他身高不及160公分,與拉赫曼尼諾夫同樣出身莫斯科音樂院。您可以從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及C小調前奏曲段落中,了解「小巨人」如何接招,及「人小志氣高」如何戰勝「人高手大」?

第二號鋼琴協奏曲  (1)
「第一號交響曲」首演失敗後,拉赫曼尼諾夫因受不了打擊而罹患嚴重的精神衰弱症,直到著名的精神科醫師達爾博士運用催眠療法,重新建立起他的自信心之後,才再度激發他的創作靈感,而寫下這首最為膾炙人口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。
此曲雖是二十世紀後的作品,卻具有十九世紀末強烈的浪漫風格,與現代化的鋼琴技巧融合在一起,其中的慢板樂章,和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的第十八段變奏,都有著典型拉赫曼尼諾夫的浪漫魅力。 

第三號鋼琴協奏曲  (1)(2)
據拉赫曼尼諾夫的自述,這首作品是「特地為美國而寫」的協奏曲,這是他在1909年起準備赴美旅行演奏之際所作,首演時即大獲成功。此曲整體風格延續第二號,但鋼琴技巧更為艱難,雖然旋律略遜一籌,但充實的結構和高超的鋼琴技巧,同樣十分吸引愛樂者,並且因成為二十世紀末期美國電影「鋼琴師」(Shine)的主題配樂,而受到矚目。


C小調前奏曲,作品3之2  (1)(2)
此曲是拉赫曼尼諾夫從克里姆林宮的鐘聲獲得靈感而創作的。樂曲開頭以不同的音量進行觸鍵,聽起來像多個不同的鐘彼此交錯鳴響;中間轉為激烈的三連音符及粗暴和弦;進入尾聲時,鋼琴的延音與殘響,和鳴鐘的音響效果極為相似。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泛音音樂教育中心 的頭像
    泛音音樂教育中心

    泛音音樂教育中心

    泛音音樂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